各設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住房城鄉建設(委):
根據《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省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資格審查工作的通知》(蘇人社發〔2018〕383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人事考試中心《關于做好2019年度一級建造師資格考試考務工作的通知》(人考中心函〔2019〕31號)精神,為做好我省2019年度一級建造師資格考試考務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織分工
(一)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共同負責一級建造師資格考試工作。省人事考試中心負責具體考務工作組織實施,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執業資格考試與注冊中心共同參與。
(二)各設區市人事考試機構會同住房城鄉建設業務部門負責考試報名和考前資格抽查(以下簡稱考前抽查)工作。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負責對全部科目成績達到相關標準的應試人員進行考后資格審查(以下簡稱考后審查)工作,并與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省人事考試機構對考后審查中的疑難問題進行會商。
二、時間安排與考區設置
|
日期 |
考試時間 |
考試科目 |
|
9月21日 |
09∶00~11∶00 |
建設工程經濟 |
|
14∶00~17∶00 |
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
|
|
9月22日 |
09∶00~12∶00 |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
|
14∶00~18∶00 |
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10個專業) |
考試原則上在各設區市均設置考點。
三、考試科目及作答方式
(一)考試設《建設工程經濟》、《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和《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4個科目,其中《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科目共包括10個子專業(附件3)。
《建設工程經濟》、《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建設工程項目管理》3個科目試題為客觀題,《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科目試題(10個專業)為主、客觀題混合卷。主客觀題均在答題卡上作答。
(二)客觀題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作答,主觀題用黑色墨水筆在答題紙(專用答題卡)上作答。報考人員應考時,可攜帶黑色墨水筆、2B鉛筆、橡皮和無聲無文本編輯功能的計算器等文具,其他物品應統一放置考場指定處。考場應備有草稿紙供考生使用,考后收回。
四、管理辦法
一級建造師資格考試成績實行滾動管理,參加考試的人員必須在連續2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應試科目,方可取得執業資格證書。參加1個科目考試(級別為增報專業)的人員必須在1個考試年度內通過應試科目,方可獲得成績合格證明。
五、報考條件
(一)新報考人員條件:
凡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以報名參加一級建造師資格考試。
1.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大學專科學歷,工作滿 6 年,其中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 4 年。
2.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大學本科學歷,工作滿 4 年,其中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 3 年。
3.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工作滿 3 年,其中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 2 年。
4.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碩士學位,工作滿 2 年,其中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 1 年。
5.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博士學位,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 1 年。
原“一級建造師相應專業考試”(即增項考試)不再單獨列項考試,并入一級建造師資格考試,設置級別為“增報專業”,請報考人員在選擇專業時注意區分;報考人員須已取得一級建造師資格證書方可報考,考試成績當年有效。原“一級建造師相應專業考試”檔案號不再使用。
(二)香港、澳門居民均可按照規定的程序和要求在網上報名參加一級建造師資格考試。
(三)報考條件中本科學歷應嚴格按照專業對照表(附件2)所列專業確定是否屬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專業。其余學歷者專業應與本科學歷專業對照表所列專業相同或相近。
(四)報名條件中所規定的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時間,其截止日期為2019年12月31日。
六、報名與審核
(一)報名網址。2019年度一級建造師資格考試實行全國統一網上報名,網上報名日期為2019年7月1日~7月15日,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報名服務平臺網址為:http://zg.cpta.com.cn/examfront。
(二)實施告知承諾制。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開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人社廳發〔2019〕71號),本項考試報名實施告知承諾制,請各位考生仔細閱讀中國人事考試網“資格考試報名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專欄中的政策文件、報考問答,詳細了解,正確操作。網址:http://www.cpta.com.cn/GB/427073/index.html。
被記入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誠信檔案庫且在記錄期內的應試人員不適用告知承諾制。上述人員登錄網上報名系統填寫報考信息時,將收到本次報名審核不適用告知承諾制的提示,需在我省規定的報名時限內到報名考區所在的人事考試機構進行現場審核。
(三)各地在考試組織實施過程中要加強報考人員屬地化管理,報考人員原則上只能在現工作地或戶籍所在地報名參加考試。
(四)在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報名服務平臺新注冊的考生須采用近期彩色標準1寸半身免冠正面證件照(尺寸25mm×35mm,像素295px×413px),照片底色背景為白色。對于2018年之前在報名服務平臺注冊的考生,原則上不進行照片更換。報名照片將用于準考證、考場座次表、證書和證書查詢認證系統。
(五)考前抽查。各考區從當年報考人員中隨機選取部分人員進行信息比對,考生通過報名系統查看抽查結果。
(六)網上繳費。繳費時間為7月19日~7月24日。未被抽查和抽查結果無誤的報考人員可進行繳費操作,抽查結果不符合報考條件的報考人員取消繳費操作。
(七)準考證打印。9月13日~ 9月20日,報考人員可登錄報名網站下載打印準考證。
七、考后審查
(一)審查對象。2019年12月下旬考試成績合格線確定后,審查部門通過“江蘇省人事考試網上業務辦理平臺”(網址:http://jiangsu.nomax.vip/bas)公布審查時間安排、考生陳述申辯期限和受理舉報投訴電話等信息,并按規定進行審查。2018年考試成績滾動有效期內有當年成績合格科目,且2019年考試科目成績均合格的考生,不再進行審查。
(二)審查材料范圍。1.報考承諾書2. 學歷證書3. 報考級別為“增報專業”的人員提供的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證書。屆時將向考生發送通知,考生根據通知要求網上報送相關材料。
(三)上傳補充材料。對考后審查結果有疑問的考生,資格審查部門告知其須在規定時限內登錄“江蘇省人事考試網上業務辦理平臺”上傳補充證明材料,逾期未上傳的視為放棄審查資格。
(四)審查結果公示。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主管部門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共同對審查結果進行會商后,由省、市人事考試機構對符合發證資格的考生名單進行網上公示。資格審查未通過的按有關規定處理。查實報考人員違反承諾,在考試報名時存在提供虛假信息、虛假證明材料或者以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相應資格證書或者成績證明等行為的,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將依法依規做出處理。
八、證書發放
成績公布期滿15個工作日之后,符合發證資格的考生可登錄“江蘇省人事考試網上業務辦理平臺”下載打印本人《成績合格證明》,同時按照屬地原則選擇從本考區領取紙質證書的方式。《成績合格證明》在我省范圍內與職業資格證書具有同等效用。
九、收費事宜
根據原省物價局、省財政廳《關于進一步明確注冊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收費有關問題的通知》(蘇價費〔2007〕267號、蘇財綜〔2007〕64號)精神,2019年度一級建造師資格考試收費標準為:《建設工程經濟》、《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建設工程項目管理》3科每人每科56元;《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科目每人每科75元。
十、其他事項
(一)各設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住房城鄉建設局根據職責分工,按照《2019年度一級建造師資格考試工作計劃》(附件1)的要求,認真做好各個環節的考務工作。考試報名期間應安排專人值班,做好咨詢服務工作,請將值班電話于報考前一周上報省人事考試中心。
(二)報考人員可登錄“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jshrss.jiangsu.gov.cn/),在專業網版塊中的“江蘇省人事考試服務”查詢聯系方式,咨詢報考事宜。
(三)本次考試結束后,將采用技術手段甄別雷同答卷,被甄別為雷同答卷的,將給予該科目考試成績無效的處理。應試人員應試時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試卷和答題卡(紙),防止他人抄襲造成雷同答卷。
(四)鑒于考前培訓已社會化,請應考人員按照自愿原則選擇具有培訓資質、信譽良好、教學水平高的機構參加培訓。考試教材請應考人員到當地建筑書店等正規書店自行購買。
附件:1.2019年度一級建造師資格考試工作計劃
2.專業對照表
3.一級建造師資格考試考試代碼及名稱表
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19年6月26日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2
專業對照表
|
分類 |
98年-現在 專業名稱 |
93-98年專業名稱 |
93年前專業名稱 |
|
本 專 業 (工程、工程經濟) |
土木工程 |
礦井建設 |
礦井建設 |
|
建筑工程 |
土建結構工程,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巖土工程,地下工程與隧道工程 |
||
|
城鎮建設 |
城鎮建設 |
||
|
交通土建工程 |
鐵道工程,公路與城市道路工程,地下工程與隧道工程,橋梁工程 |
||
|
工業設備安裝工程 |
工業設備安裝工程 |
||
|
飯店工程 |
|||
|
涉外建筑工程 |
|||
|
土木工程 |
|||
|
建筑學 |
建筑學 |
建筑學,風景園林,室內設計 |
|
|
電子信息 科學與技術 |
無線電物理學 |
無線電物理學,物理電子學,無線電波傳播與天線 |
|
|
電子學與信息系統 |
電子學與信息系統,生物醫學與信息系統 |
||
|
信息與電子科學 |
|||
|
電子科學 與技術 |
電子材料與無器件 |
電子材料與元器件,磁性物理與器件 |
|
|
微電子技術 |
半導體物理與器件 |
||
|
物理電子技術 |
物理電子技術,電光源 |
||
|
光電子技術 |
光電子技術,紅外技術,光電成像技術 |
||
|
物理電子和光電子技術 |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及應用 |
計算機及應用 |
|
|
計算機軟件 |
計算機軟件 |
||
|
計算機科學教育 |
計算機科學教育 |
||
|
軟件工程 |
|||
|
計算機器件及設備 |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
|
采礦工程 |
采礦工程 |
采礦工程,露天開采,礦山工程物理 |
|
|
礦物加工 工程 |
選礦工程 |
選礦工程 |
|
|
礦物加工工程 |
|||
|
勘察技術 與工程 |
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 |
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 |
|
|
應用地球化學 |
地球化學與勘察 |
||
|
應用地球物理 |
勘查地球物理,礦場地球物理 |
||
|
勘察工程 |
探礦工程 |
||
|
測繪工程 |
大地測量 |
大地測量 |
|
|
測量工程 |
測量學,工程測量,礦山測量 |
||
|
攝影測量與遙感 |
攝影測量與遙感 |
||
|
地圖學 |
地圖制圖 |
||
|
交通工程 |
交通工程 |
交通工程,公路、道路及機場工程 |
|
|
總圖設計與運輸工程 |
總圖設計與運輸 |
||
|
道路交通事故防治工程 |
|||
|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
港口航道及治河工程 |
港口及航道工程,河流泥沙及治河工程,港口水工建筑工程,水道及港口工程,航道(或整治)工程 |
|
|
海岸與海洋工程 |
海洋工程,港口、海岸及近岸工程,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 |
||
|
船舶與 海洋工程 |
船舶工程 |
船舶工程,造船工藝及設備 |
|
|
海岸與海洋工程 |
海洋工程 |
||
|
水利水電 工程 |
水利水電建筑工程 |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水利水電工程建筑 |
|
|
水利水電工程 |
河川樞紐及水電站建筑物,水工結構工程 |
||
|
水文與 水資源工程 |
水文與水資源利用 |
陸地水文,海洋工程水文,水資源規劃及利用 |
|
|
熱能與 動力工程
|
熱力發動機 |
熱能動力機械與裝置,內燃機,熱力渦輪機,軍用車輛發動機,水下動力機械工程 |
|
|
流體機械及流體工程 |
流體機械,壓縮機,水力機械 |
||
|
熱能工程與動力機械 |
|||
|
熱能工程 |
工程熱物理,熱能工程,電廠熱能動力工程,鍋爐 |
||
|
制冷與低溫技術 |
制冷設備與低溫技術 |
||
|
能源工程 |
|||
|
工程熱物理 |
|||
|
水利水電動力工程 |
水利水電動力工程 |
||
|
冷凍冷藏工程 |
制冷與冷藏技術 |
||
|
冶金工程 |
鋼鐵冶金 |
鋼鐵冶金 |
|
|
有色金屬冶金 |
有色金屬冶金 |
||
|
冶金物理化學 |
冶金物理化學 |
||
|
冶金 |
|||
|
環境工程 |
環境工程 |
環境工程 |
|
|
環境監測 |
環境監測 |
||
|
環境規劃與管理 |
環境規劃與管理 |
||
|
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 |
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 |
||
|
農業環境保護 |
農業環境保護 |
||
|
安全工程 |
礦山通風與安全 |
礦山通風與安全 |
|
|
安全工程 |
安全工程 |
||
|
金屬材料 工程 |
金屬材料與熱處理 |
金屬材料與熱處理 |
|
|
金屬壓力加工 |
金屬壓力加工 |
||
|
粉末冶金 |
粉末冶金 |
||
|
復合材料 |
復合材料 |
||
|
腐蝕與防護 |
腐蝕與防護 |
||
|
鑄造 |
鑄造 |
||
|
塑性成形工藝及設備 |
鍛壓工藝及設備 |
||
|
焊接工藝及設備 |
焊接工藝及設備 |
||
|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
無機非金屬材料 |
無機非金屬材料,建筑材料與制品 |
|
|
硅酸鹽工程 |
硅酸鹽工程 |
||
|
復合材料 |
復合材料 |
||
|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 |
金屬材料與熱處理 |
金屬材料與熱處理 |
|
|
熱加工工藝及設備 |
熱加工工藝及設備 |
||
|
鑄造 |
鑄造 |
||
|
塑性成形工藝及設備 |
鍛壓工藝及設備 |
||
|
焊接工藝及設備 |
焊接工藝及設備 |
||
|
石油工程 |
石油工程 |
鉆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 |
|
|
油氣儲運工程 |
石油天然氣儲運工程 |
石油儲運 |
|
|
化學工程 與工藝 |
化學工程 |
化學工程,石油加工,工業化學,核化工 |
|
|
化工工藝 |
無機化工,有機化工,煤化工 |
||
|
高分子化工 |
高分子化工 |
||
|
精細化工 |
精細化工,感光材料 |
||
|
生物化工 |
生物化工 |
||
|
工業分析 |
工業分析 |
||
|
電化學工程 |
電化學生產工藝 |
||
|
工業催化 |
工業催化 |
||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
|
高分子材料及化工 |
|||
|
生物化學工程 |
|||
|
生物工程 |
生物化工 |
生物化工 |
|
|
微生物制藥 |
微生物制藥 |
||
|
生物化學工程 |
|||
|
發酵工程 |
發酵工程 |
||
|
制藥工程 |
化學制藥 |
化學制藥 |
|
|
生物制藥 |
生物制藥 |
||
|
中藥制藥 |
中藥制藥 |
||
|
制藥工程 |
|||
|
給水排水工程 |
給水排水工程 |
給水排水工程 |
|
|
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 |
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 |
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 |
|
|
城市燃氣工程 |
城市燃氣工程 |
||
|
供熱空調與燃氣工程 |
|||
|
通信工程 |
通信工程 |
通信工程,無線通信,計算機通信 |
|
|
計算機通信 |
|||
|
電子 信息 工程 |
電子工程 |
無線電技術,廣播電視工程,電子視監,電子工程,水聲電子工程,船舶通信導航,大氣探測技術,微電子電路與系統,水下引導電子技術 |
|
|
應用電子技術 |
應用電子技術,電子技術 |
||
|
信息工程 |
信息工程,圖像傳輸與處理,信息處理顯示與識別, |
||
|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
||
|
廣播電視工程 |
|||
|
電子信息工程 |
|||
|
無線電技術與信息系統 |
|||
|
電子與信息技術 |
|||
|
攝影測量與遙感 |
攝影測量與遙感 |
||
|
公共安全圖像技術 |
刑事照相 |
||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 |
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機械制造工程,精密機械與儀器制造,精密機械與儀器制造,精密機械工程 |
|
|
機械設計及制造 |
機械設計及制造,礦業機械,冶金機械,起重運輸與工程機械,高分子材料加工機械,紡織機械,儀器機械,印刷機械,農業機械 |
||
|
機車車輛工程 |
鐵道車輛 |
||
|
汽車與拖拉機 |
汽車與拖拉機 |
||
|
流體傳動及控制 |
流體傳動及控制,流體控制與操縱系統 |
||
|
真空技術及設備 |
真空技術及設備 |
||
|
機械電子工程 |
電子精密機械,電子設備結構,機械自動化及機器人,機械制造電子控制與檢測,機械電子工程 |
||
|
設備工程與管理 |
設備工程與管理 |
||
|
林業與木工機械 |
林業機械 |
||
|
測控技術 與儀器 |
精密儀器 |
精密儀器,時間計控技術及儀器,分析儀器,科學儀器工程 |
|
|
光學技術與光電儀器 |
應用光學,光學材料,光學工藝與測試,光學儀器 |
||
|
檢測技術及儀器儀表 |
檢測技術及儀器,電磁測量及儀表,工業自動化儀表,儀表及測試系統,無損檢測 |
||
|
電子儀器及測量技術 |
電子儀器及測量技術 |
||
|
幾何量計量測試 |
幾何量計量測試 |
||
|
熱工計量測試 |
熱工計量測試 |
||
|
力學計量測試 |
力學計量測試 |
||
|
無線電計量測試 |
無線電計量測試 |
||
|
檢測技術與精密儀器 |
|||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化工設備與機械 |
化工設備與機械 |
|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繼電保護與自動遠動技術 |
|
|
高電壓與絕緣技術 |
高電壓技術及設備,電氣絕緣與電纜,電氣絕緣材料 |
||
|
電氣技術 |
電氣技術,船舶電氣管理,鐵道電氣化 |
||
|
電機電器及其控制 |
電機,電器,微特電機及控制電器 |
||
|
光源與照明 |
|||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
|
工程管理 |
管理工程 |
工業管理工程,建筑管理工程,郵電管理工程,物資管理工程,基本建設管理工程 |
|
|
涉外建筑工程營造與管理 |
|||
|
國際工程管理 |
|||
|
房地產經營管理 |
|||
|
工業工程 |
工業工程 |
||
|
相近 專業 |
航海技術 |
海洋船舶駕駛 |
海洋船舶駕駛 |
|
輪機工程 |
輪機管理 |
輪機管理 |
|
|
交通運輸
|
交通運輸 |
鐵道運輸,交通運輸管理工程 |
|
|
載運工具運用工程 |
汽車運用工程 |
||
|
道路交通管理工程 |
|||
|
自動化 |
流體傳動及控制 |
流體機械,壓縮機,水力機械 |
|
|
工業自動化 |
工業自動化,工業電氣自動化,生產過程自動化,電力牽引與傳動控制 |
||
|
自動化 |
|||
|
自動控制 |
自動控制,交通信號與控制,水下自航器自動控制 |
||
|
飛行器制導與控制 |
飛行器自動控制 ,導彈制導,慣性導航與儀表 |
||
|
生物醫學工程 |
生物醫學工程 |
生物醫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 |
|
|
核工程與 核技術 |
核技術 |
同位素分離,核材料,核電子學與核技術應用 |
|
|
核工程 |
核反應堆工程,核動力裝置 |
||
|
工程力學 |
工程力學 |
工程力學 |
|
|
園林 |
觀賞園藝 |
觀賞園藝 |
|
|
園林 |
園林 |
||
|
風景園林 |
風景園林 |
||
|
工商管理 |
工商行政管理 |
工商行政管理 |
|
|
企業管理 |
企業管理 |
||
|
國際企業管理 |
國際企業管理 |
||
|
房地產經營管理 |
|||
|
工商管理 |
|||
|
投資經濟 |
投資經濟管理 |
||
|
技術經濟 |
技術經濟 |
||
|
郵電通信管理 |
|||
|
林業經濟管理 |
林業經濟管理 |
||
|
其他 專業 |
除本專業和相近專業外的工程或工程經濟類專業 |
||
注:1.本表按教育部現行《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新舊專業對照表》編制,共涉及“土建類、測繪類、水利類、交通運輸類、能源動力類、地礦類、材料類、電氣信息類、機械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生物工程類、化工與制藥類、工程力學類”等18類45個專業,其中本專業36個,相近專業9個。
2.為便于考核認定條件中有關專業學歷的確認,對“本專業”、“相近專業”和“其他專業”進行了劃分,供申報和審核考核認定條件時參考。其他專業的具體范圍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確認。
附件3
一級建造師資格考試考試代碼及名稱表
|
考試名稱 |
級別 |
專業 |
科 目 |
|
034. 一 級 建 造 師 |
04. 考 全 科 |
02.公路工程 |
1.建設工程經濟 |
|
2.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
|||
|
3.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
|||
|
4.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公路工程) |
|||
|
03.鐵路工程 |
1.建設工程經濟 |
||
|
2.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
|||
|
3.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
|||
|
4.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鐵路工程) |
|||
|
04.民航機場 |
1.建設工程經濟 |
||
|
2.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
|||
|
3.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
|||
|
4.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民航機場工程) |
|||
|
05.港口與航道工程 |
1.建設工程經濟 |
||
|
2.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
|||
|
3.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
|||
|
4.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港口與航道工程) |
|||
|
06.水利水電工程 |
1.建設工程經濟 |
||
|
2.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
|||
|
3.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
|||
|
4.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水利水電工程) |
|||
|
11.市政公用工程 |
1.建設工程經濟 |
||
|
2.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
|||
|
3.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
|||
|
4.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市政公用工程) |
|||
|
12.通信與廣電工程 |
1.建設工程經濟 |
||
|
2.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
|||
|
3.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
|||
|
4.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通信與廣電工程) |
|||
|
034. 一 級 建 造 師 |
04. 考 全 科 |
15.建筑工程 |
1.建設工程經濟 |
|
2.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
|||
|
3.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
|||
|
4.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建筑工程) |
|||
|
16.礦業工程 |
1.建設工程經濟 |
||
|
2.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
|||
|
3.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
|||
|
4.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礦業工程) |
|||
|
17.機電工程 |
1.建設工程經濟 |
||
|
2.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
|||
|
3.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
|||
|
4.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機電工程) |
|||
|
01. 增 報 專 業
|
02.公路工程 |
4.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公路工程) |
|
|
03.鐵路工程 |
4.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鐵路工程) |
||
|
04.民航機場工程 |
4.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民航機場工程) |
||
|
05.港口與航道工程 |
4.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港口與航道工程) |
||
|
06.水利水電工程 |
4.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水利水電工程) |
||
|
11.市政公用工程 |
4.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市政公用工程) |
||
|
12.通信與廣電工程 |
4.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通信與廣電工程) |
||
|
15.建筑工程 |
4.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建筑工程) |
||
|
16.礦業工程 |
4.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礦業工程) |
||
|
17.機電工程 |
4.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機電工程) |

蘇公網安備32050902101665